——读青年书画家张召京作品有感
自古以来,凡是有大成就者,我以为:一是对其有兴趣,二是对其勤奋努力,三是对其有悟性。舍此,难也。
以中国画大师齐白石为例,少年时家境贫寒,学习木匠,19岁出师后,为提高雕工画技,用了半年的时间勾影描摹完《芥子园画谱》,后来,为了加强记忆,他又临摹了好多遍,原本是为了做木工出图样心中有谱,未想到却成为他后来走上画家之路的起点。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他又熟读背习《唐诗三百首》,临写书法,学习篆刻,“身行万里半天下”,70岁以后名震画坛。一路走来之努力、之艰辛是非同一般的。
由此,我想到了青年书画家张召京。他从小就喜爱绘画,但在“文革”时期,绘画艺术也被冷了起来。一次,他在旧书摊上购得一册发黄的《芥子园画谱》,便如获至宝,不知临摹了多少遍。当时绘画方面的书籍少得可怜,他就骑车到北海公园旁边的北京图书馆去看书。在这里,他浏览了龚贤、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书画作品和大量的中外绘画理论方面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提高修养,后来又考入美术学院深造。这对他后来走上美术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他并不满足,以他刻苦地努力,向新的高度进军。无论是暑夏还是严冬,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外地,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名山大川、人物街景,都成了他写生的对象。“搜尽奇峰打草稿”,张召京的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他对大自然的感悟,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正是由于他的勤奋努力,才会画出“自然、天成、脱俗、灵秀”的作品。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也融入了一些中西合璧的现代气息,每次挥毫都是非常自然的一种流露,这是画家修养达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张召京是个很重视艺术全面修养的书画家,他认为,艺术家到了一定的程度,技法已经是从属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身的修养,这样他的作品才耐看,才有韵味。他的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内涵,读他的书画让人感觉到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传承和文明积淀的价值。
唐代李世民说过一句话:“凡诸艺术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我想以此话与召京君共勉。对张召京来说,前面的艺术之路还很漫长,但凭借他的勤勉、努力和感悟,我们坚信,在不远的未来他会在画坛闯出一片天地来的,我们期待着。
(张虎/文 作者系中国艺术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著名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