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画梅大师张建新
张建新,字天韵。出生于江南,从军在东北,定居在大连,成名于梅花。
国庆节前夕,笔者慕名采访了著名军旅画家张建新,走进他宽敞明亮简洁的画室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四壁的梅花作品和一摞摞梅花图册,坐在哪黑色的灵璧石圆桌旁细品画家亲手采摘的梅花香茶,我们的话题便直面梅花渐渐的伸向远处深处……。
张建新出生在我国赏梅圣地杭州(杭州超山梅园灵峰梅园闻名全国)自幼喜爱梅花,30年前从部队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学习国画山水。但因对梅花情有独钟,却另辟蹊径,把主要经历放在了 研究梅花的主攻方向上,且历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几十年痴心不改,画梅不止,追寻梅花境界,终得硕果。透过张建新三十年的砚田春秋,沿着他梅花研究的心路历程,我不仅了解梅花的品格和他在艺术道路上军人的执着追求与智慧,而且在他所钟爱的课题研究中看到了他画梅的三丛境界。
研读梅花阔眼界
著名的梅花专家,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先生说:梅花有特殊的品质,是生物中的尤物,故历来被人们所喜爱。梅花更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题材。因此,古往今来留下许多梅花佳作。张建新把古人前人的佳作当成宝典范例,广泛收集资料,深入研究梅花艺术的演化进程。反复细致地揣摩各家之长,从被誉称画梅鼻祖的仲人,到北宋梅圣杨补之,以及元代以画梅闻名于世王冕,明代画家陈老莲,清代画梅高手金农、李方膺、汪士慎,近现代著名画家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关山月、于希宁等梅花作品,在张建新眼里都是一座座艺术的高峰,多多研习自然开阔眼界,天天站在巨人身旁其修道比远矣!
寻遍寒香入梅界
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是梅花文化的发祥地。梅花分布十分广阔,各地培育的梅花种类也不尽相同。张建新认为要画好梅花,不尽要熟,悉了解梅花,更要与梅花建立一种默契的感情。要有搜尽梅花打草稿的恒心,还要有“他年不到香雪海,我思梅花花思我”的情素。20多年来张建新几乎走遍各地探梅访梅,不畏艰险寻觅野生古梅成为佳话。经过长期考察采风,全局系统地建立了梅花的生物图库和文化档案。为他的梅花创作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素材,也为他的梅花研究和艺术追求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心得梅花上境界
在欣赏张建新的梅花作品时,画面上有几方印文引起了我的兴趣,渐入佳境,师古法先人,成自我风韵。天下梅花,见他缓口道来,渐入佳境,意在前面两重境界的基础之上。中的心源,有感而发。情助于笔,在这样的精神状况下,挥毫泼墨写出心中之梅。而师古法先人,即古为会用也,成自我风韵,则是重在画出个人的风格局貌。天下梅花一印,是西冷印社著名篆刻家陈峰所题刻。为评说画家张建新之梅,吸纳天下诸家梅花之精髓搜尽天下梅花为草稿,敢创天下梅花之新风。
当采访将要结束时,我看到画室挂着两幅张建新恩师的题词,一副为鲁美教授孙恩同所题“锲而不舍”,另一幅为原天津美院副院长著名画家孙其峰所题“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正是那种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业精神,画家张建新的梅花艺术突破重围阔步向我们走来!
本文原载《半岛晨报》,记者方海征